上庄:一个白墙黛瓦、静谧祥和的古老文化村落!

来源:市场星报       时间:2019-04-28

作为徽州三大水口之一的杨林水口,静静地躺在上庄的怀抱里,漫延数年,历经风雨,依伴着潺潺的常溪河水,眼见着上庄的儿女从这里走出,成为一个个传奇。

1.jpg

杨林水口

上庄,徽文化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较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适故居、敦履堂、太平天国壁画、棋盘村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魁星阁、胡开文旧居等。

自古以来上庄商贸繁荣,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中国徽墨制作大师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近现代中西医医家、医学教育家汪惕予,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中国湖畔诗人汪静之,茶叶巨贾汪裕泰、程裕新等名人灿若星辰。

2.jpg

鸟瞰上庄

走过水口,眼前呈现出白墙黛瓦的古老村落,静谧祥和的村民生活,让人心生向往。上庄,就静静地在这样的时光里行走了千年。让我们蜿蜒探寻这座文化古镇初始的思想痕迹。


故土难忘叔侄情

3.jpg

胡适年轻时的照片

在胡适的族侄,绩溪县文物局、上庄古建筑群管理负责人胡从的叙述里了解到,胡适每次放学都会到胡从的祖父胡近仁那里请教问题,两个人无话不谈。

胡近仁虽是胡适的叔辈,但只比胡适年长6岁,两人在绩溪上庄老宅共同生活了9年:“祖父与胡适既是叔侄的关系,但也有发小、朋友和师生的情谊,祖父写诗,胡适还会在他后面接着写和,他们谈论的话题有文学、思想、哲学,当然也少不了家事。”在胡适给胡近仁写的信中,对这位长辈是这样评价的:“一族之才士,一乡之领袖,桑梓文人魁杰。”

在离开上庄之后,胡适还托胡近仁为他的祖父母和父母挑选墓地。墓地选好后,由胡适夫人江冬秀与小儿子胡思杜回来居住数月,专门料理此事。遗憾的是,胡适却一直没能回来看看。


故居见证11载春秋

在上庄,胡适故居里,一切如旧的摆放,见证着胡适童年的卓尔不凡和成家初期的青葱。跨进大门,见有三开间、两层楼。前后进,通转式石库门楼。胡适故居并不华丽,正厅上现在装裱后挂出了一批新婚时候的亲友乡梓、地方权要所贺喜联,勾勒出了胡家与地方的连接。

4.jpg

胡适故居

门窗上尽是精致的木雕,平底浮雕,刀功流畅,清一色栩栩如生的兰花,镂刻得很是耐看。“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这满堂流溢的花香,似乎映衬出主人的立世品格。胡适正是受其品格的影响,晚年曾作过一首题名《希望》的诗,诗句中“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被世人广泛传唱,其实这是他对故乡思念之情而发。

5.jpg

胡适故居前厅

正厅里与客堂相连的、坐西朝南的书房,长方形木结构。里面摆放着一把靠背椅、一只陈旧的写字台,台子上搁有一盏老式煤油灯、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只笔筒。墙上挂着两幅狂草条幅。尽管书架上已无书,但小小书房仍显得宁静而幽雅,透着一种淡淡的书卷气。这种淡然让每个到访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会在书桌前的那张椅子上坐一坐。

6.jpg

胡适故居天井

胡适的婚房也在故居里,房间很小,里面“胡适的婚姻是他的母亲冯顺弟包办的,结婚之后江冬秀和婆婆相处得很好,胡适母亲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前来陪伴,侍奉。说到江冬秀,胡从称,“我姐姐见过她(江冬秀),那个时候姐姐还小,吃饭边吃还边晃腿,江冬秀告诫姐姐‘女孩子吃饭要规矩。’”

胡适的一生考取了36个博士学位,他推崇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为近现代对于新思想的接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付出,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也离不开这方土地对他的影响。他一生中一直以“徽骆驼”而自豪。

7.jpg

胡适故居

如今,五湖四海的人还会慕名来到胡适的故居,听胡适儿时的经历与故事。迢迢山水,乡关何处,不知胡适是否曾想过回来看看故乡的那片山、那湾水,是否别来无恙,变迁几何。


徽墨从此扬天下

杨林水口一路向西,便能看见一个六角亭,村民们平日在这里聊天、打牌、带孩子玩耍。而胡开文纪念馆就静静地坐落在这一片喧闹声的背后。

在徽州的古镇中,上庄镇虽然鲜为人知,但是这里的“胡开文墨”曾作为清廷御用贡墨。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声大振。

8.jpg

传统技艺制作的“老胡开文”墨

最辉煌之举,莫过于“胡开文”墨店创始人胡天注(胡开文原名)的儿子胡余德制作的“地球墨” 。墨的两面如同地球仪一般,分别代表了东西两半球,并绘制有清晰的经线和纬线,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曾获得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胡天注是上庄镇人,少年时曾在徽州休宁县一家墨店当学徒,学成之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创立了“胡开文墨庄”。而如今坐落在上庄的胡开文纪念馆,则是胡天注的长子胡恒德的房子,现为胡开文纪念馆,纪念馆里目前展出着胡开文祖创各种名墨的复制品,如骊龙珠、古瑜糜、千秋光等。
而在上庄镇,现存一家建于1982年的“老胡开文”墨厂,至今仍传承着“胡开文墨”的手工技艺,延续着胡天注的制墨精神。

10.jpg

 胡开文故居

残存的古屋上,剥一层墙灰能闻出百载史香。上庄的古巷里依旧由手工匠人在传承这份手艺,他们依照古法,尽管手工制墨程序复杂,但是他们对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希望将这份“非遗”技术继续传承下去。


古村如百年棋盘

上庄镇大约有40多个村落,其中“棋盘村”最为有名。棋盘村始建于明代,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后裔到此落户建村。据说是因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交情很深,他们结为棋友,所以后人在建村时就以房屋、街道、溪流为元素组成纵横有序、方正整齐的棋盘式村庄。《石氏宗谱》上曾告诫后人,村如棋盘,建房屋不得阻塞街道。

11.jpg

棋盘村航拍

因石家村远祖石守信籍隶河南开封,而河南石姓发祥地是甘肃武威,均在棋盘村以北方,故全村所有房舍和宗祠、厅屋均坐南向北。走进村落,阡巷纵横,古风氤氲。马头墙下岁月悠悠,踏一块雨后的青石板能溅起亘古的历史记忆。村落正中央有一方水塘,因为塘中有按照石守信帅印比例筑砌而成的印墩,故名叫“帅印塘”。河塘以南则是石氏宗祠,如今已被毁坏。

44.jpg

棋盘村内规整的街道

整个村落以方塘为中轴线,巷道左右对称,恰如棋格,线线相通。村内有三条横街,是棋盘中的三条“横线”;流经村中的桃花溪是“楚河汉界”,隐喻石守信当年常与赵匡胤对弈。桃花溪一侧的远堤岩是红方棋盘的“河界”边线,南北向的纵向街巷是红方棋盘上的九条“直线”。民房墙上书有“帅、士、象、车、马、炮”等字,示房屋在棋盘上的位置。

而绿树葱茏掩映下,还建有古亭阁——魁星阁,建于清朝乾隆年代(1751年),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的第十七代孙石承汉所建。其布局设计颇具匠心,因石家在清朝失去了自己曾有的地位,所以魁星阁在建造时是蕴含了“反清复明”的意义。

66.jpg 

魁星阁

如今,“棋盘村”建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形原貌几乎未变,触摸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能触碰到那些历史深处的痕迹,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久远。2016年11月,棋盘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据介绍,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古棋盘文化民宿体验村落,通过综合服务区、农田景观区、民宿体验区、商业体验区的打造,使其成为融古文化体验、徽派建筑体验、民宿居住、商业体验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古棋盘文化民宿体验村落。

77.jpg

石氏宗祠

斜晖陌陌,遗韵悠悠。黄昏的日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一片金黄。村里的小学放学了,孩子们背着书包往家里走,在六角亭里聊天的村民们也都起身回家做饭。常溪河在村口安静地流淌着,每条老街老巷都随着时光流逝目睹了历史沉浮。

88.jpg

上庄,成为每个思想者记忆深处的眷恋。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文旅集团”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文旅集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文旅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文旅集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